页面

2015年8月7日星期五

游梓:共同體的謬思——大陸青年看台灣課綱風波

共同體的謬思——大陸青年看台灣 課綱風波
游梓 投書 
2015年8月5日 

  隨著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的到來,有關抗戰的話題在兩岸三地均
受 ​
到廣泛關注。猶以台灣的討論最為激烈,中華民國政府及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持中華民國史觀,舉辦了盛大 的閱兵活動,歷史展覽、國際學術討論會議,還為抗戰老兵頒佈抗日勝利紀念章。駐美代表沈呂巡出席多 場美國的二戰
纪 念​
活動。而耄耋之年的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以「抗戰老兵」的身份重走舊戰場,以「將歷史種子傳承下去」 使命感,反駁中共的歷史謊言,寄予兩岸年輕人了解抗戰史真相的厚望。但親日的本土政治勢力卻持異 議。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想想論壇持有的觀點,認爲台灣在抗戰中是「被抗戰」的一方,要求正視台灣 人民遭受美軍轟炸的歷史。這個一種觀點,與在戰勝「軸心國」——法西斯的「同盟國」歷史格格不入。 而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在日本期間的關於日本殖民統治以及釣魚島歸屬問題的言論,更引起兩岸震動。 此次課綱風波,大抵也在這個框架內,其背後顯示的是中華民國史觀與親日獨台勢力兩種意識形態的對 立,同盟國與軸心國立場的對立,也可以說是「共同體的謬思」。因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並 立、敵對關係,以及日本殖民、斯大林化等諸多歷史背景交織混雜而產生的困局。 



(台灣著名的「紅統」勢力 中華統一促進黨穿着日本軍服至民進黨黨部抗議)


  簡而言之,國民黨曖昧不清的「中華民族主義」、民進黨定位不明的「台 灣民族主義」、共產黨難以
自 洽​
的「愛國主義」以及大陸民間的出現多元趨勢的思潮共同構成了這種「共同體的謬思」。 


  台灣的意識型態紛爭問題及族群對立問題毋庸贅述,從大陸 的視角觀察,可見此次課綱風波產生的更為深遠的影響。首先是新浪微博用戶@dienasty 發表的「段子」,顯然,這條「段子」斷章取義地解釋了台灣學生反對課綱的主張,但是這樣一個簡 單粗暴的解讀,卻擁有非常巨大的傳播力,短時間內轉發上萬,理性解讀的聲音淹沒在嬉戲嘲諷的聲 浪當中。當然,像這 樣的斷章取義、片面解讀、張冠李戴、指鹿爲馬的宣傳手法,在此前,也為台灣反課綱陣營多次操 弄。 

  旅日華人漫畫家變態辣椒對於反課綱風波持支持態度,他認為:「對國際 間的事件有個非常簡單的判斷原則,那就是看看土共的態度,凡是他們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持,凡是他們支 持的我們就要反對。比如日本的安保法案,土共的態度是反對,那一定是好東西啊;再比如台灣的新課綱 政策,土共的態度是支持,那一定是壞東西了!!(是不是發現生活簡單了很多)」我素來喜歡變態辣椒 的漫畫作品,但對於這「兩個凡是」,卻不敢苟同。 


  僅僅憑藉意識型態的站隊,脫離是非對錯的理性判斷,便容易趨於極端。 極左的共產主義在國人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然而極右的法西斯,因為缺乏切身體驗以及年代的久 遠,逐漸為人所遺忘。如日本在二十世紀三〇年代發生的「國粹運動」。鳳凰週刊第550期封面故事以 〈舉國癲狂 日本戰前歲月剪影〉、〈日本軍部暴走全紀錄〉、〈抗戰前史:日本怎樣陷入全面戰爭泥潭〉三篇文章帶我們回顧了日本在二十世紀三〇年代所走的「通往癲狂之 路」——昭和初年,動盪不安的經濟狀態為日本提供了極端主義的沃土,這個國家走向了孤立化、極端民 族主義。不滿的民衆視政府為「道德敗壞的政黨領袖和同樣腐朽的大企業主之間的邪惡聯盟」,裹挾政府 走向對外擴張路線。促使軍人打著拯救國家的旗號徹底戰勝文官政府,也徹底令國家運行失控。刺殺政 要,小規模叛亂活動,軍事政變為全面戰爭埋下伏筆,而日本的瘋狂,不僅斷送了大正年間興起的政黨運 動,耗盡明治維新的積累,更使中、韓、東南亞國家甚至美國,陷入殘酷、壯烈的烽火歲月。 

  七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紀念二戰的現實意義就在於,我們 至今仍沒有脫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遺緒,也沒有告別極權主義(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軍國主 義)的瘋狂。二十一世紀,民主似乎走向一個衰落的趨勢,新一輪極權主義運動,是否會在這種 只計成敗與否,不問是非黑白的大環境下,在競逐稀缺資源的過程中走向新的瘋狂?追思二戰, 也是思考國家存立價值,世界和平基礎的契機。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成長於蛤蛤治下的一代,雖然沒有受到 共產黨高強度的洗腦教育,但也是缺乏信仰的一代,在西潮中搖擺,浸淫於日韓歐美的娛樂文化。但 是在封閉的環境下,卻難以有一個認知世界的渠道,大約在14、15歲的時候,我還喜歡過納粹主 義,因爲在大陸憤青雲集的鐵血網等軍事網站,揉雜了各種極端思想的觀點非常盛行。初中生活的苦 悶、壓抑,使我趨之若鶩。直到高中,受益於新浪微博的黃金時代(2011-2012年),我才 能靠著網絡世界的只言片語重新拼湊中國與世界的概念。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懷著一種「世界難 民」的心態活著。然而,對於歷史的興趣使我走上另外一條軌跡。抗戰歷史、中華民國的歷史給予我截然不同的民族觀念、國 家認同,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爲之奮鬥的目標,這大概就是信仰了。 

  友人曾感嘆:「無論今天兩岸有多少中國人想『脫支』,有 多少中國人在一個混亂的時空背景下迷失了自己的國家認同,我都能堅守著自己心底的中國。因為有兩千三百多萬中國人還在這幾個孤島上維繫著四維八 德,還培育出民權民生的果實。生活於斯,有那麼多溫潤如玉的點點滴滴,等待你,參贊化 育。」在這個充斥著各種「共同體謬思」的時代,台灣的生活讓他找到了「心底的中國」,或許 這就是「華人的希望」、「民主的細節」的意義。這樣的生活方式值得每一個自由人去捍衛、守 護。 

(台灣學生佔領教育部)

  然而,自去年三一八台灣太陽花學運以來,佔領立法院、佔領行政院成為 台灣青年表達訴求的激進手段,自許「革命時代」。此次反課綱風波,也以佔領教育部的方式進行。此舉 雖在兩岸三地以及國際社會獲得不少讚許——台灣學生的行為似乎在一個反共的大前提之下,具有了無上 的正當性,可以不計其合法與否。但是,在警惕習近平當局集權化,強化對內控制與對外擴張之餘,我們 是否忽略了一點——民主體制之下,也不無滋生極端主義的溫床,希特勒憑藉選票由魏瑪共和國崛起。日 本少壯派軍人打著拯救國家的旗號,最終也將國家引向深淵。反課綱風波,需要更多元的解讀,而不宜簡 單粗暴地標籤化。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二戰給人類世界帶了難以估量的戕害,但在這 「焦土」之上,卻建構起新的文明,完善了普世價值的內涵。在「共同體謬思」盛行的今日,這段「往 事」,無疑有了新的價值。 

  圖一:台灣新課綱調整對比,來源:YAHOO新聞。 
  圖二:中華統一促進黨穿着日本軍服至民進黨黨部抗議 來源:風傳媒 
  圖三:新浪微博 課綱「段子」 來源:新浪微博 
  圖四:台灣反課綱學生佔領教育部 來源:TVBS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