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4年7月7日星期一

钱币上的国旗 3

甘肅省中華民國開國紀 念幣貳拾文.推估為民國十八年發行


民國二十年福建省造黃 花岡紀念幣上為黨徽



中華民國廿一年雲南省 造銀幣半圓庫平三錢六分上為國旗與黨旗


中華民國二十 五年半分銅幣上為黨徽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壹分 銅幣上為黨徽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壹分 銅幣上為黨徽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二分銅幣上為黨徽


六、 台灣光復-國旗飄揚全國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台北受降典禮大門 


    民國卅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十月廿五日上 午十時在台灣省台北公會堂(今日中山堂)舉行受降典禮,日本第十九任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將台灣行 政權交給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自此台灣省正式回歸中華民國, 在受降典禮的大門前交叉掛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與青天白日的黨旗;至此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 飄揚於全中華民國的國土上。  

  此 後,在民國三十五年通過的現行「中華民國憲法」裡明文規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 日」。 

  政府 遷台後,在民國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修 正公布的「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中,對國徽、國旗之式樣,就其位置、尺寸、比例、使用及製作、管理 等方面,作了更明確的規定。民國六十七年五月,中華民國政府再度對國旗的製作與懸掛,作了進一步的 明確規定。 


民國二十九年四月一日尊稱 國父--國民政府訓令

  由於 在台灣發行的錢幣都以台灣地圖、梅花與蘭花的花卉、 國父與 蔣公的肖像為主要圖案,一直到民國六十五年十月卅一日發 行的總統 蔣公九秩華誕金、銀質紀念章(有面值者稱紀念幣、無面值者稱紀念章)上,才第一次出現梅 花圍繞中的國徽;到民國七十年一月一日發行的 建國七十年國父 孫 中山先生與總統 蔣公金質紀念章上,才第一次出現國旗。 


民國六十五年總統  蔣公九秩誕辰紀念銀質章上首次見到在台灣發行的錢幣上有國徽


民國七十年發行的建國七十年紀念金質紀念章 上首次見到在台灣發行錢幣有國旗

七、黨徽與國徽的分辨僅在毫釐之間 

  回顧 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在中國各地飄揚的歷史,就是一部中華民國的開國與統一史,簡言之,就是一部中華 民國的國民革命史。 

  由於 中華民國國旗源自中國國民黨黨旗,所以,分別源自黨旗、國旗的黨徽、國徽,本無差異;以往社會各界 基於對歷史的尊重,也無意特別區隔「本出同源」的國徽與黨徽。 

  迨民國七 十六年七月十五日,中華民國政府宣佈解嚴;民國八十二年八月十六日,中國國民黨召開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將黨章 中的政黨 屬性,從「革命民主政黨」改為「民主政黨」;為了謹遵民主政治下黨、政應有的分際,參酌國徽與黨徽 既有設計上的差異,遂在民國八十四年釐出國徽、黨徽的具 體差異:凡是白日十二道光芒切到青圓邊線的屬黨徽,光芒與青圓邊線稍有距離則歸為國徽。其間差異, 外形上,本難以細分,常在毫釐之間;實質上,更只在「是否尊重中國國民黨曾浴血建國這一史實」的一 念之間。



http://blog.udn.com/cty43115/1578778
錢幣上的中國國民黨黨旗、黨徽與中華民國國旗、國徽
2008/01/29 19:04


錢幣上的中國國民黨黨旗、黨徽與

中華民國國旗、國徽

陳宗嶽

  二000年十二月初,民進黨方執政即密令外交部將「青天白日國徽」逐步改為「梅花」,觸動各界對「中國國民黨黨徽」與「中華民國 國徽」分野的興趣,因之,參證史實,將民國以來錢幣上的徽紋分述於後。

青天白日旗~中國國民黨黨旗

  西元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創立中國國民黨的前身~興中會,隔年在商討廣州起義時,決定採用陸皓東先生所 創制的「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並實際用在廣州與惠州起義,這是近代中國革命的第一面旗幟。

   一九0五年七月十九日,集各革命團體組成的「中國革命同盟會」正式成立,隔年編篡革命方略時, 國父為了紀念陸皓東與興中會諸烈士流血 獻身革命的精神, 主張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原有青天白日旗,因黃興認為與日本旗相近, 國父為此再加添紅色為底以示自由、平等、博愛);但因廖仲愷、 黃興主張用表示平 均地權的「井字旗」;宋教仁、陳其美主張用代表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的紅黃藍白黑「五色旗」;後來自組「共進會」的孫武、焦達峰主張用代表 十八行省與黃帝子 孫的「鐵血十八星旗」;另有主張用代表發揚漢族精神的「金瓜鉞斧旗」;由於意見相持不下,因此保留未作決定,只是,在同盟會領導的黃岡、 防城、鎮南關、河 口、廣州、黃花崗等起義中,已經使用青天白日旗,並且成為中國國民黨的精神象徵。

唯一飄揚全中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

   一九一一年十月,已準備起事的「文學社」與「共進會」,因為在漢口俄租界製造炸彈時不慎引爆,驚動俄警搜索並將革命黨人名冊搜去,部分 革命黨人被補殉 難,十月十日武昌革命黨人遂在慌亂中起事,惟迅即獲各省響應而成立南京臨時政府,在二十個起義地區,同盟會雖然參加了十二個,卻都屬個人 活動,缺乏組織上 的控制,所以無法掌握全局,導致辛亥革命後來變質,這在革命旗幟的選擇上尤可洞見。

   武昌起義時,舉的是鐵血十八星旗,緊接著響應的湖南、山西也是用鐵血十八星旗;陳其美擔任滬軍都督的上海軍政府舉的是五色旗,鄰近的江 蘇、浙江、南京也 是用五色旗;四川舉的是「漢」字大旗;只有廣州軍政府、廣西、福建、雲貴等省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所以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孫中山 先生回國被選為臨 時大總統時,上海街頭歡迎他的是五色旗。

  民國元年元月十一日,南京臨時參議院議定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並將青天白日旗定為海軍軍旗,鐵血十八星旗定為陸軍軍旗,所以 民國元年福建省造的中華元寶銀幣上的三旗圖案(見附圖一),

就 是以五色旗居中、青天白日旗居右、鐵血十八星旗居左,這是青天白日旗第一次躍居錢幣之上。但是, 孫中山先生立即在十二日咨覆參議院,反 對以原來清朝海軍 一、二品大官旗~五色旗作為國旗,主張用陸皓東身殉、南方起義使用達十餘年、南美洲華僑使用多年、外國人多已認為係民國之旗的青天白日 旗,所以請參議會保 留待民選國會成立後再議。

   民國二年,北京政府仍核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惟袁世凱也不太喜歡,曾對外國顧問說「五色未必染成,恐遇風雨變成糊塗」,所以民國五 年稱帝時,立即把 五色旗換掉。但是,民國三年七月八日, 孫中山先生成立中華革命黨,在訂頒革命方略、規定旗幟時,仍律定「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大元 帥帥旗及軍旗在未 分別製定專旗以前,得用青天白日之旗為軍旗。」民國十年, 孫中山先生由非常國會選舉為大總統,除明令廢止五色旗,並分別製定青天白日滿 地紅旗為國旗和青 天白日旗為黨旗。

   民國十三年六月三十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在第三十九次常會上,因為回覆上海執行部提出的「解釋國旗黨旗案」,乃正式議定以 「青天白日旗」為黨旗 及陸軍旗,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及海軍旗。民國十五年七月九日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十六年四月克復 南京成立國民政府,自 此,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和青天白日的黨旗才得以並列在正式文件上;民國十六年福建省造的二角中華民國總理紀念銀幣,就是第一枚同時 刻有國旗與黨旗圖案的 錢幣(見附圖二)。

等到民國十七年六月八日國民革命軍克復北京,明令 廢止「五色旗」;十二月二十九日張學良通令東北改懸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全中國遂在國旗統一之下宣告統一,即使遠至新疆,民國十八年 喀什造的當十文紅錢銅幣上,也已經見到國旗與黨旗的圖案(見附圖三)。

  而後,在民國二十年通過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 約法」,民國三十五年通過的現行「中華民國憲法」,都明文規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因此,青天、白日、滿地 紅國旗的歷史,可說是一部中華民國的開國史。

黨徽與國徽的差異僅 在一念之間

   由於中華民國國旗源自中國國民黨黨旗,所以,分別源自黨旗、國旗的黨徽、國徽,本無差異;以往社會各界基於尊重史實的態度,也無意特別 區隔本出同源的黨 徽與國徽;迨中國國民黨將屬性改為「民主政黨」,配合民主政治黨、政應有區隔的現實,再參酌黨徽、國徽既有設計上的差異,遂在民國八十四 年釐出國徽、黨徽 的具體差異:凡是白日十二道光芒切到青圓邊線的屬黨徽,光芒與青圓邊線稍有距離則歸為國徽。

在民國十七年福建省造的二角黃花崗紀念銀幣上,見到建國以來第一枚錢幣上的黨徽(見附圖四同圖樣的二十年版);在民國六十五年 蔣公 九秩誕辰紀念幣上,見到行憲以來唯一乙枚錢幣上的國徽(見附圖五);

其間差異並不明顯,差的似乎只在「是否尊重中國國民黨曾浴血建國的史實」的一念之間。


钱币上的国旗 1 http://lihlii.blogspot.com/2014/07/1.html
钱币上的国旗 2 http://lihlii.blogspot.com/2014/07/2.html
中华民国初年的多面旗帜 http://lihlii.blogspot.com/2014/07/blog-post_7.html

以公民个人身份签署国际人权宪章 http://j.mp/udhr-ss 或发空信给 udhr1948+form@gmail.com 收到自动回信的签名表格,填写后寄回给 udhr1948@gmail.com 即可。请广为传播。

没有评论: